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,隨著國內房價不斷上漲,一般民眾年收入必須增加70%才能買得起房,顯示購屋負擔愈來愈沉重。
雅虎(Yahoo)財經網站報導,Realtor.com住房趨勢報告指出,美國一般家庭年收入必須超過11萬4000元才能買得起中等價位住房,比六年前的6萬7000元足足提高70.1%。
其中涵蓋麻州與新罕布夏州「波士頓-劍橋-牛頓」(Boston-Cambridge-Newton)地區的家庭年收入必需達到23萬2095元門檻,才買得起中等價位住房,相較於2019年,增幅高達82%。
Realtor.com數據顯示,今年4月全國房屋掛牌價中位數為43萬1250元,比2019年4月31萬4950元上漲約37%,加上房貸利率上揚的雙重壓力,首購族若手頭不寬裕,就得靠家人或父母支付頭期款來減輕購屋或房貸負擔。
Realtor.com表示,2019年以來房價飆漲主要是受到「房價快速上漲與房貸利率上升的交互作用」,資深經濟學家克里梅爾(Jake Krimmel)列舉數項原因包括:疫情期間遠距工作機會增加,民眾希望擁有居家辦公室與寬敞庭院,提高購屋需求;同時低利率、勞動力增加以及股票上漲讓許多家庭擁有更多購買力,成為推高房價的助力。
還有房貸利率上揚也是其中原因,自2022年以來貸款成本大幅增加,以40萬元房貸為例,如果利率3%,每月還款金額約1700元;若利率提高至6%,每月還款金額則漲至2400元,光是利率成本就增加四成。
克里梅爾指出:「2022年之前,許多屋主因為低利率而不願出售,導致供應緊張。」並強調:「由於購屋需求仍強勁,待售房屋數量少,儘管利率很高且不斷上揚,房價居高不下。」另外房屋稅、保險費和業主協會費用(HOA)等附加成本調漲,進一步推高購屋總成本。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|